浙江省“嘉兴一中”校园里,一尊铜铸胸像十分引人注目。铜像的基座上镌刻着:“敬爱的张印通校长”八个大字,一旁是“学生金庸敬题”的落款。这是金庸捐资建起的铜像。一九八六年四月,嘉兴一中首次举办张印通校长纪念活动,金庸专门发来电报,称:“张印通老师是我恩师,对我一生教导嘉惠良多,数十年来时时思念,不敢忘怀他的恩德。”
金庸与张校长的情缘,要追溯到上世纪抗日战争时期,那时他就读于嘉兴一中前身的“嘉興中学”。“金庸”是后来取的笔名,令其名满天下,而他的原名是“查良镛”。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查良镛正读初一。当年十一月五日,日寇在上海西南方的金山卫登陆,迫近嘉兴,学校当即决定避敌。时年四十岁的张印通校长,顾不上安顿自己一家老少七口,果断带领全校师生向浙南山区迁移,经余杭、于潜、兰溪、永康,历尽艰辛,辗转前往丽水。最初还可乘船,后来船只没了,只有徒步。晚年时金庸与几位校友回首往事,说道:“那时我只有十四岁,个子小,背了行囊,长途跋涉,常常掉在队伍后面。张校长前后来回地照顾,经过我身边时,总要喊话:‘哪位高年级同学,来把查良镛的大喇叭(指所负行囊)背走!’”
颠沛流离两个多月,行程干余里,终于抵达丽水碧湖。张校长和师生们,把战时课堂办在碧湖镇的“龙子庙”。“胡公庙”离龙子庙不远,成了查良镛等男生的宿舍。他们吃的是青菜淡饭,草纸钉起来就当笔记本,而这些学生却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查良镛年少才高,在壁报上发表了好几篇颇具水准的文章,令大家刮目相看,他自己也有些洋洋自得。金庸后来在香港会见张校长家人时回忆:“我在壁报上发表了题为《阿丽丝漫游记》的文章,讽刺教育厅特派的训导主任,惹怒了他,非要开除我不可。后来我才知道,张校长从中斡旋,想要‘记过’处分我,从而化解此事,却没有成功,于是他将这件事拖搁了下来。直到期终考试结束,寒假开始,张校长才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交给我三样东西。”金庸边说边扳着手指数起来:“一张本学期成绩单,一张公费证明书,一封张校长致衢州中学校长的亲笔信。带上这三样东西,我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转学生,得以继续学业。若不是这样办理,我就得被开除,而当时没有哪一所学校肯收留遭开除的学生,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查良镛了!”他的脸上满是笑容,眼中却闪着泪光。
张印通校长铜像落成后,金庸于2003年10月重返嘉兴母校。这位八十老人泪流满面,在铜像前深深地鞠躬。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