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花田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推进曲阳石雕产业

推进曲阳石雕产业

摘要 曲阳石雕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西汉兴起,至南北朝、隋唐时期兴盛,宋元明清时有了质的飞跃。新中国成立后,曲阳石雕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响当当的名词。在对以曲阳石雕产业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有若干问题亟需注意和解决。

关键词:曲阳石雕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位于今天河北省曲阳县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是中国两千多年雕刻艺术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曲阳石雕从其产生到发展有着深刻的地理和社会历史渊源。对曲阳石雕艺术特色的赏析将有助于我们今天推动曲阳石雕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研究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理论与实践。现阶段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它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密切注意并加以解决。

一 曲阳石雕的艺术特色是推进其产业的基础

按照曲阳县志的描述,曲阳石雕最早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汉年间。当时正在曲阳县境内修行的张良恩师黄石公招募了一批当地有石刻石雕手艺的工匠建造庙宇,并在庙宇内雕刻了大量石兽、石狮和石佛。现存的曲阳北岳庙就是仿造黄石公庙宇于北魏年间修建的。在北岳庙主体建筑的四周用汉白玉石制的栏杆围住,白玉石栏杆上,雕刻出许多千姿百态的石狮。今天在北京故宫的历代艺术博物馆里,北魏至隋唐时期的曲阳石雕被大量收藏。它们个个都雕工精美、形象优雅,称得上是北魏以来石雕艺术的精品。曲阳石雕能在短时间内兴起并快速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曲阳境内自古就有石雕传统,只是未形成规模,也未有向外扩散的名气,但这并不妨碍它精于佛雕和案头雕刻特点的形成,这两种雕刻所需技艺高超,也非常容易出石雕精品;另一方面,地处燕赵交界处的曲阳靠近云冈石窟,在北魏佛教异军突起的时候,曲阳、云冈两地的石雕艺术相互渗透融合,使曲阳石雕有机会既传承秦汉艺术风格,又吸收中华民族以外的艺术精华。到了隋代,雕刻艺术整体承上启下的时代特色深深影响了曲阳石雕的发展,使它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与建筑艺术发展中日臻完善。

1 南北朝时期的曲阳石雕

具体而言,从西汉开始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曲阳石雕改变了过去零散式家庭手工劳动的属性,而是具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在大同,北魏的拓跋氏集中北魏的大量国力、人力对云冈石窟进行开凿。开凿之初,北魏就从敦煌、长安和北凉用武力掳劫了数万工匠至云冈石窟工地。到北魏道武帝时期,几乎整个北方的能工巧匠都被北魏集中起来接受北魏朝廷的调派,其中就有很多来自曲阳的石匠艺人。曲阳石匠在云冈开凿石窟,将原本流传于曲阳境内的石雕艺术传统带到了云冈。弥勒佛佛像是他们的主要石雕作品。他们还创造性地将北魏以前的与北魏时期的佛像造型相互组合、融合,从而形成了今天云冈石窟与其他大型石窟相比独具一格的特色。北魏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兴盛,曲阳石雕获得了第一个大的发展机遇期,这个历史机遇期一直延续到了隋唐。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佛教在中国按照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方向传播,因此佛教石窟文化也是大致按照这两个方向发展。从新疆开始经过甘肃、宁夏,再传向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最后经由四川向整个中国南方传播。在《中国雕塑史》中,作者王子云记述道:20世纪50年代前期,曲阳县先后两次于修德寺挖掘出土了大量石雕作品,其中有230余件石雕上记载着雕像刻凿的具体年代。有77件是隋代的作品,有10余件属于唐代作品,其余剩下的都是北魏、东魏时期以及北齐时期的作品。这些石雕作品只有通过一些年代久远的历史、考古文献才能从中探得一点片段。如《考古通讯》1955年的一期中有一幅隋代乐人图片,图片中的雕像作品没有头部,但完美生动的躯干造型与洗练简洁的艺术形象颇具隋代雕刻艺术风范。这一乐人石雕作品取材自曲阳所盛产的汉白玉石,虽经日月风化侵蚀,但仍棱角分明。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代曲阳石雕作品才显得弥足珍贵。从细节来看,这一隋代乐人石雕将衣裙雕刻出了巧妙柔润之感,仿佛将衣裙舒适地穿戴在乐人柔滑的肌肤上,自然而优美。而且衣裙的每一处纹路以及乐人的关节骨肉、姿势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与雕琢,丝毫没有一点拖沓模糊的地方。它的细腻与精致程度充分体现了曲阳石雕艺术的韵律与和谐美。

2 宋元时期的曲阳石雕

到宋元时期,曲阳石雕在继承和发扬前期技艺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曲阳石雕将石雕艺术与建筑装饰和建筑雕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曲阳石雕的新的历史篇章。从宋代开始,由于大型寺庙建筑和宫殿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建筑装饰多用轻便且色彩丰富鲜艳的绘画艺术作品,而重量相对较大、色彩相对单调深沉的石雕作品用量较少。但这并不影响曲阳石雕的发展。因为在木质结构宫殿的周围基本都用石料栏杆作为室外建筑装饰,还有建筑物大门外两边的石狮,都是曲阳石雕继续发扬其光彩的地方。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与推动,元代恢复了宫殿建筑多采用装饰雕刻的做法。在绝大多数元代官方监制的建筑工程中,设有专门的匠作院、石局和玉局,下设采石、泥瓦、小木、大木等机构,负责建筑物内外的装饰雕刻。这一时期,由于元政府大兴土木,曲阳石雕名匠辈出,全国闻名。

3 明清以后的曲阳石雕

尽管宋元时期的建筑物到现在已基本不复存在,但可以考证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继承了宋元的特点,且在石匠的选择上,曲阳石匠都是建筑工程的第一选择。而曲阳石匠也从未辜负人们的信任与曲阳石雕的传统名誉。著名的天安门汉白玉金水桥及其上面的雕刻栏板、栏杆及细微处的石雕作品,都是由曲阳知名石匠杨琼主持完成的。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雕刻已经超出了大型宫殿、寺庙建筑的范畴,在石牌坊、馆舍、桥梁等建造方面,装饰雕刻几乎无处不在。例如,石牌坊的雕刻尽管不像小型石雕作品那样精细繁琐,但它也可以成为一座石雕装饰艺术品。明清时期很多石牌坊四面的浮雕或圆雕的云龙、瑞兽等雕饰工艺精巧、玲珑富丽。在与曲阳县交界的河北灵寿县,公元1461年建成了一座石牌坊,这座石牌坊有三层额坊,每一层上都布满了用透雕方式雕刻的龙凤飞鹤。这些石雕装饰结构匀整、雕工犹如鬼斧神工一般,特别是柱石上数十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神态不一的石狮,更是展现了明代曲阳石匠们的雕刻艺术天分。还有曲阳境内的一座同样是三层额坊的石牌坊,柱石上镂空地雕刻着鸟兽龙凤和人物故事情节。这一石牌坊的特点是,除了动物雕刻之外,还有对雕刻技艺要求更为高超的人物雕刻,从而增添了整个石牌坊的灵动与神韵感。总之,到明清时期,曲阳石雕已经走出了单纯的石雕艺术范畴,走上了一条与建筑装饰相结合的更为宽广的发展道路,在这条大路上,曲阳石雕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舞台。从此,曲阳石雕不再拘泥于佛像、神像石雕,而是走出曲阳县,迈向更讲究工艺性与实用性的雕刻艺术殿堂。

二 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以曲阳石雕为代表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所赋予的责任,更是当前提高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文化产业化步伐、为河北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速经济建设、为百姓谋福祉的现实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 建设人才队伍

要建设高水平的、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人才队伍。人才是当今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实现保护与传承的力量源泉。除了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它本身保护的一种必要手段也不能离开人才。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活力及发展动力都蕴藏在有一定知识与文化的人才队伍中。然而,面对现代市场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曲阳石雕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经历人才流失的危机。今天曲阳石匠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仅有安荣杰、卢进桥、甄彦苍等十余人。如果高水平的曲阳石雕技艺传承人不能持续增加,那么对曲阳石雕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就会变成一纸空谈。

2 发挥政府职能

要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过程中的有效领导与管理职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文化事务范畴,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与脆弱性,需要政府对其进行职责范围内的有效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有保存和传承两种方式。例如,在政府领导和指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既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播,也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单纯文化保护的做法。对曲阳石雕而言,政府如果能从行政决策层面加大对它在保护前提下的开发利用,就能极大扭转曲阳石雕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局面。

3 结合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

要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非物质价值与有形物质价值结合起来。应该说,当前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全国很多省市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功能还没有获得持续有效的开发。究其原因,不少产业功能的开发设计者往往将注意力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物质价值上,而绝大多数时候都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的非物质价值开发进行长远的、科学的、统一的规划。以曲阳石雕为例,它不仅仅是创造了有形的石雕产品,而且还极富历史、宗教、艺术等无形学术价值。有鉴于此,对曲阳石雕产业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开发利用,最好是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非物质价值与有形物质价值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将文化遗产升级为文化产业,为本地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优质可选项。

4 开发旅游潜力

要有针对性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进行设计开发。以曲阳石雕为例,如果可以在已有旅游产品基础上开发和推广石雕庙会、石雕节庆等活动,全方位地将石雕文化纳入到旅游产业,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曲阳石雕的艺术魅力更直观更方便地展现在八方来客面前。曲阳县城内刚刚建设落成的东方石雕城,就是对上述产业开发设计的积极尝试。此外,前文中提到的北岳庙以其上千年悠久的历史和门类齐全、造型优美的各种石雕佛像、石雕动物和人物而具有石雕旅游产业开发的一切必备条件。

5 避免低层次、破坏性开发

要坚决杜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低层次、破坏性开发。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与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此背景和条件下,一个地方成功的经济开发案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被社会广泛知晓,这固然有利于经验传播,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不切实际的跟风和生搬硬套、盲目开发,从而不仅使经济开发的努力失败,也极易对开发对象造成客观和人为损害。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切忌为获取短期经济效益而过分迎合市场需要。对曲阳石雕产业来说,开发的前提是要正确把握好石雕这一古老艺术传承的发展规律和艺术本质。目前,各种石雕企业在曲阳境内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都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过程中分得一杯羹。但有些企业只注重眼前的销量,而以低价倾销粗制滥造的所谓曲阳石雕,大大损害了曲阳石雕的艺术形象和整个曲阳石雕产业。因此,要加强对扰乱和损害曲阳石雕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打击力度,保证曲阳石雕产业可以积极助推曲阳石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树立丰碑。

注: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曲阳石雕产业发展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编号:HB12YS035。

参考文献:

[1] 杨文会:《曲阳石雕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 冯骥才:《守望民间》,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

[4] 张晓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群众》,2005年第7期。

[5] 辛儒:《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问题探讨》,《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

袁美,女,1979—,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左洁,女,1980—,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