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诊治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119例非哺乳期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乳管镜在诊疗乳头溢液患者中的作用。结果:95例(79.8%)患者发现了乳管内肿物,其中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50例,导管扩张并炎症23例,乳腺增生11例,导管内癌11例。结论:乳管镜检查为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乳管镜; 乳头溢液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049-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iberoptic ductoscop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ipple discharge without palpable mass.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119 patients with nipple discharge without palpable mass in the non lactation perio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the role of fiberoptic ductoscop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ipple discharge were summarized.Result:95 cases(79.8%) were found to have a mass in the breast tube,among them,50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ductal papilloma,23 cases were dilated and inflammation,11 cases were breast hyperplasia,11 cases were ductal carcinoma.Conclusion:Fiberoptic ductoscopy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ipple discharge without palpable mass and has an important value in discovering breast cancer in early stage.
【Key words】 Fiberoptic ductoscopy; Nipple discharge
First-author’s address:Hunan Cancer Hospital,Changsha 410006,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0.024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包括生理原因、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药物因素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乳腺本身的病变,文献[1]报道称病理性乳头溢液占乳房疾病的2.3%~17.5%。以往乳头溢液的诊断多采用分泌物细胞学涂片、选择性乳管造影、B超和X线钼靶摄片等间接方法,检查乳腺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准确率不高。乳管镜在临床的应用创立了乳头溢液而无肿块的乳管内微小病变的内镜诊断法,为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旨在探讨乳管镜在诊断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10月笔者所在科室共收治119例非哺乳期乳头自发性乳头溢液患者,临床体查均未扪及肿物,均接受乳管镜检查。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68岁,病程1 d~3年。单侧溢液90例,双侧溢液29例;单孔溢液95例,多孔溢液24例。其中淡黄色溢液48例,血性溢液30例,棕褐色或咖啡色样溢液12例,无色溢液29例。
1.2 方法
1.2.1 器材设备 日本三菱FV-2000E乳管内视镜系统。
1.2.2 检查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患侧术野常规消毒铺巾。采用1~4号乳管扩张器由细至粗对病变的导管进行逐步扩张。待导管扩张满意后,置入乳管导管内镜,同时从内镜导水孔持续注入含有庆大霉素、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的生理盐水保持视野的清晰。所有患者均从主导管开始检查,循管腔逐级进镜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支管腔和管壁结构,观察管壁色泽、光滑度、走形、管腔内容物性质、量、通畅度、瘤体表面形态与管壁、管腔关系、质地、所处管级、方位及距乳头的距离,同时拍照、记录病变导管的形态特征。
1.2.3 治疗方法 对内镜下发现的隆起样病变进行定位针定位,术中根据定位针指引切除病变导管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镜下未发现新生物的病例行抗生素冲洗治疗,并建议患者一个月后复诊。
2 结果
2.1 乳腺内镜检查结果
2.1.1 正常乳管 乳管管壁光滑,呈乳白色或淡红粉色,毛细血管清晰,弹性好,从主乳管远端开始树杈型的逐级分支。一般可见1~4级分支,每级分支可见2~4个分支开口,常见为2支。
2.1.2 乳腺导管扩张症 表现为乳管管壁粗糙,弹性稍差,局部毛细血管丰富,管腔内有大量炎性降解产物,冲洗可脱落流出。
2.1.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表现为生长在管壁上的隆起样病变,部分有蒂,不同程度阻塞管腔,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是多发。
2.1.4 导管内癌 表现为沿管腔内壁纵向伸展的灰白色不规则隆起,瘤体扁平,基底部较宽,无蒂,管壁僵硬,弹性差,有时可见大量附着紧密的絮状物。
2.2 病理结果
119例患者中,95例因发现乳管内新生物而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中,50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占52.6%,23例为导管扩张并炎症,占24.2%,11例为乳腺增生性病变,占11.6%,导管内癌11例,占11.6%。所有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都接受了患侧乳房全切手术,有5例接受了全乳切除后的乳房重建手术,术后均未行放化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行内分泌治疗。
3 讨论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以此为首要症状就诊的患者占乳腺疾病的3%~14%,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因此,对乳头溢液患者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彩超、乳管造影及脱落细胞学检查,存在非直观性、盲目性、对患者的损伤性大等缺点,脱落细胞学诊断阳性率只有31.1%[3],对早期导管内疾病的检出率和鉴别能力相对有限[4],尤其是对于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患者,临床上易忽视及漏诊。
1999年Okazaki等[5]和Fujikura公司合作研发成功纤维乳管镜,并成功应用于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能够观察到从乳管开口至远端5~6 cm范围的导管情况,满足了直接地观察乳腺导管的需要,可以将病变的情况通过纤维乳管镜清晰的显示在监视器上。目前已经成为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手段。
对由乳管内的新生物引起的乳头溢液,由于乳管镜是从溢液乳管插入内镜,将乳管活体细微结构高清晰度成像在电视屏幕上,直接观察病变乳管的形态特征,对病变做出定位,从而能够避免盲目地扩大乳腺小叶的切除,能够做到乳腺病变导管的切除[6],减少了由于切除范围盲目扩大而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乳房变形、乳头凹陷与移位等并发症[7]。
文献[8]报道称浸润性乳腺癌中65%~80%的是浸润性导管癌,而浸润性导管癌的早期病变是导管原位癌演变而来的,导管原位癌又来源于导管系统疾病,因乳管镜检查操作简单、创伤小、直观,检查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和不良反应,可反复多次检查治疗,因此非常有利于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在乳头溢液患者中,有10%可能是乳腺癌。本研究中有11例患者确诊为导管内癌,约占全部入组患者的9.2%,这与文献[8]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乳管镜对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直观、简单、创伤小,可以明确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确定病变部位、指导手术治疗,可作为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57-161.
[2]严松莉,涂剑宏.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12):1087-1088.
[3]沈坤炜,陆劲松,袁建达,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变的乳管内视镜检查[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4):275-277.
[4]赵巧玲,李芬,张华,等.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CDFI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1):75-78.
[5] Okazaki A,Hirata K,Okazaki M,et al.Nipple discharge disorders: current diagnostic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fiber-ductoscopy[J].European Radiology,1999,9(4):583-590.
[6]王强修.现代乳腺疾病诊断病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65.
[7] Joslyn S A,West M M.Racial differences in breast carcinoma survival[J].Cancer,2000,88(1):114-123.
[8]柳光宇,沈镇宙,邵志敏.乳腺癌高危妇女的评估与预防策略[J].中国癌症杂志,2000,10(5):438-442.
(收稿日期:2015-12-1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