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讲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党课讲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从国家发展实际出发,倍加重视理论创新,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发展。面对新时代国内国际情况的变化、局势的动荡、问题的突出,中国******审时度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得到世界多数国家赞同,并首次写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是中国******理论创新的直接体现,是改革和创新全球治理体系、合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思想的直接表现,理论和实践意义巨大。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驱动力
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在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凭借理论创新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驱动力,创造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在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追本溯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欺诈无产阶级的罪恶本质,指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解放无产阶级的同时解放了全人类,从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这一过程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仅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进步的必要条件,更是******能够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并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因为******能够领导无产阶级的原因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革命运动,建设无产阶级政党时阐述得更加明确,“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注重理论创新。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理论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其次,理论创新要始终关注人的问题,不仅要关注现实中的单个人,也要关注人类整体利益与社会发展走向。社会是由单个人组成的,******要想带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必须用不断创新的先进理论武装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做得彻底必须抓住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只有首先解决人本身的现实问题,******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才会最终实现。第三,理论创新要始终结合本国实际。理论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的理论创新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和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既不可完全照搬照抄他国经验,直接嫁接到本国实际建设之中,也不可脱离本国国情,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人为“延后”或“超前”发展。最后,理论创新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马克思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理论创新只有做到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才会起到既解释实际,又指导实际的作用。只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活动持续进行,理论创新的脚步就不能停歇。正如列宁所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会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履行自己对人民的承诺。
前后相继:中国******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
中国******在实际的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灵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做到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驱动力,在进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符合中国实际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如果没有革命理论…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第一个理论成果。邓小平同志强调:“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归根到底靠的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清醒的理论头脑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在全面系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带领
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根据国内外客观实际,大力推动理论创新,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相继产生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胸怀两个大局,紧抓主要矛盾变化,深刻总结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与指导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这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面对新情况,迎接新挑战,中国******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促进“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
与时俱进:新时代中国******理论创新的持续发展
进入新时代,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理论创新工作一刻也未停止,始终作为党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实际行动凸显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首先,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才会实现理论自信,只有做到理论自信,才会为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提供内在支撑,逐步沉积成文化自信,最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其次,理论创新是中国******立党执政的优良品质。正是做到了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中国******才会不畏艰辛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才会不断取得管党治党新成就,永葆青春,时刻走在时代潮流发展的前端。因此,进入新时代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建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原则,结合国家发展实际,实现理论创新的科学化,切实发挥理论创新的作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始终做到理论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一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救中国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如果“将其丢弃就会丧失根本”。理论创新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取得丰硕成果。二是明确理论创新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理论创新的主题,要把这篇大文章写好,持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但这一模式实践的时间很短,而且实践越是发展,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理论创新既要以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无病呻吟,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充分借鉴他国发展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人民关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众多现实的研究对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我国各类科学有所作为的根本保障。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困难,实现真突破。五是恪守原创性原则,建立中国自主理论体系。理论创新应立足中国实际,使用中国话语,融合中国文化,破解中国问题,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发展借鉴,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理论创新的成果在系统化、科学化、前沿化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与中国风采。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是中国******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中国******始终注重发挥理论创新内驱动力,牢牢把握时代发展潮流,解决现实问题。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任务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持续开创党领导处理国际问题新领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国家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思想创新:开创中国******处理国际问题新领域中国******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国际问题的处理始终拥有自己鲜明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准确的把握。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历代领导集体解决国际争端、处理国际问题的丰富经验与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国内国际发展实际,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是理论上的又一次飞跃、思想上的又一次创新。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原则。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共同家园,“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家园,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牢牢地绑在一起。面对世界纷繁复杂的生存与发展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立面对与解决。只有选择合作共贏、携手共进的发展道路,摈弃冷战对抗、独善其身的落后思维,世界各国人民才会在共同的家园安享生活,不断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原则,从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美好家园客观现实出发,奠定自身坚实的理论基础,又结合时代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从世界各国国情出发,体现出理论的时代气息与现实价值。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创新国际关系公认原则。无论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还是《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贯穿其中的都是主权平等、沟通协商,体现着公平正义,才贏得世界各国的共同拥护与遵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建立在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正确的原则基础之上,提出共商共建、共贏共享等主张,不仅以国际关系公认原则为前提,而且为国际关系公认原则注入了新内容。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系统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思想的主体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前提是对话协商、
持久和平。在面对核心利益的重大关切等诸多问题时,世界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避免矛盾激化甚至诉诸武力,共同努力营造和平安宁的世界环境,从而使各国获得自身发展的基本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是共建共享、普遍安全。恐怖主义、重大疫病等问题是威胁世界各国的安全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单独面对,只有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才会确保普遍安全的局面最终形成,在共建******享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容是合作共贏、共同繁荣。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悄然发生变革,世界各国只有通过合作才会实现共贏,只有彼此信任才会实现共同繁荣,这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是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世界各国都有各不相同的国情,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都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经验,都凝结着自身的文明成果,在开放包容的世界体系下,国与国之间只有通过交流互鉴,分享发展经验与文明成果,才能共促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是绿色低碳、清洁美丽。人类只有地球这一个家园,各国的发展不应以破坏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为代价,而应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发展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清洁美丽的生存家园。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中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更没有忘记对世界人民的承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一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历史上曾遭受侵略,积贫积弱,现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殖民掠夺与军事扩张,而是和平发展之路,中国承诺一定会在和平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二是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帮助,同时,中国也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会改变,共同发展的决心从未动摇。三是中国建立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真诚交往。正确处理大国关系、伙伴关系,深化同发展中国家与周边国家合作,实现同非洲国家与拉美国家的新发展。四是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霸权主义不得人心,单边主义招惹祸端,只有多边主义才会实现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作为多边主义的重要一方,中国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继续支持和发展多边主义。
方法创新,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
方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成功典范,既讲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为什么提出,也讲清楚了怎么构建、怎么推进,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创新运用。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始终遵循的思想路线,按照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在全面把握世界发展局势、深入了解世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世界发展规律,构建世界发展新秩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主张。这既是对思想路线的坚持,也是在世界交往中的应用。
二是坚持战略定力。越是在变局之中,越需要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更要保持平心静气、做到静观其变,在保持自我本色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工作进展,在循序渐进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就是为了与世界上所有国家携手,解决共同面对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从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中国******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答案,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不断完善这一理论和实践体系。
四是坚持全面协调,合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国内持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国际上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考虑各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在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深入发展。
五是坚持抓铁有痕,一张蓝图绘到底,咬住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连续发力,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奋斗不息。在真抓实干中凸显效果,在普惠发展******享进步,在世界人民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六是坚持历史担当。中国******正是以强烈的历史担当为动力,不断增进世界人民共同福祉,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同时,坚持率先垂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积极作为,在实际行动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创新中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目标创新: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当今中国的发展较之以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在紧紧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根本目的是肩负起与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提高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联合世界各国解决面临的共同难题。为此,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稳中求进的发展中不断实现这一目标。
一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这是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初衷。针对世界大国,积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针对周边国家,积极奉行“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周边外交方针;针对发展中国家,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
二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创新。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底怎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是好的,要由各国人民协商而定。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务,不能由少数国家说了算,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握住全球经济治理这一重要内容,努力促成各方达成共识,形成统一行动,使世界各国均受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并积极践行这一主张,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创新,使得中国既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也是国际合作与国际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和建设者,更是全球新型治理体系变革的示范者和领导者。
三是建设人类共有美好家园。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物质基础,也是美好蓝图。牢牢把握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建设方向,努力做到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鉴,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的生存与交往方式,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人类生存生活的共有家园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目标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立意深远,不仅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展示出中國风度,贡献出中国智慧与方案,开创了国际秩序调整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格局。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义
中国******在判断国际形势、处理国际问题时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在提出应对世界危机中国方案的同时,突破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旧秩序,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肩负起了自身的国际责任与使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论述中,提出了共同体思想,认为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着从“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走向“真正共同体”的发展趋势。“自然共同体”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地域与血缘关系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是共同体的初始形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人类交往范围扩大了,利益需求增多了,社会进入“虚幻共同体”时期。这一阶段受到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矛盾对立的影响,公共利益只能“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这一表现形式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吻合,体现出人对物质的极大依赖,以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极大不适应性的特征。在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动力推动下,人类必将进入“真正共同体”阶段。在这一阶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类共同体的完整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同时,马克思也清楚地看到,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在利益驱使下的资产阶级竭力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如破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各国将共同面对和处理发展中的各种难题,“真正的共同体”终将分步骤分阶段取代“虚幻的共同体”。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既遵循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发展轨迹,又在实践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实现人类社会最崇高价值而不懈奋斗。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的突破与重构
随着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不断演进,国际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国际恐怖主义横行、国际重大疾病肆虐等问题挑战着二战后以西方为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当西方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发展道路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时,人们纷纷将眼光投向东方,寻找破解当今世界发展瓶颈的方法。中国******以对世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在实践的基础上勇于理论创新,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答案,为人类发展指出了一条共商共享共建之路。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是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突破。近代以来,欧美等西方国家主导了现代化为主线,书写世界历史进程,建立了世界秩序。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作用下,这一秩序不仅加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等固有顽疾,也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此,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势在必行,“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而是要推进构建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既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扬弃,也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争鸣,更是对西方现代化制度的超越,为世界各国共建国际新秩序提供参考,指明方向。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是对“逆全球化”思潮的有力回击。近年来,保守主义、孤立主义、“美国至上”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不仅自毁西方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理念,促使个人主义渗透到国家管理和国际关系之中,破坏公平正义的普遍原则,也为世界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并有可能将世界带入歧途。面对此种情况,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既是对“逆全球化”的正面回击,化解世界发展危机,也是积极捍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与和平国际秩序的重要表现。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吸收了中华文明的丰富营养,彰显了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为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在逐步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基础上,树立“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在不断提高国际地位的基础上,开创“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的责任使命担当
******總书记指出:“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正是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责任,中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肩负着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责任,中国******不断提高全球治理能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是肩负着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责任,中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
第一,凸显中国******的先进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使得中国在向世界舞台***迈进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道理,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不能缺少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体现出中国******准确把握住了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和世界事务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体现中国******的价值追求。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前所未有,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是中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价值追求的现实表达。
第三,反映中国******的历史使命。从物质基础角度来说,各国共在一个世界,人类共存同一地球,是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处理国际事务只有从世界大局着眼,才会使每个国家受益。中国******在完成自身担负的历史使命过程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是着眼于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提出的智慧方案,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
第四,提升中国******的执政本领。面对不断变化的发展实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若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党提升执政能力,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又为化解各国矛盾,解决国际纠纷提供最佳方案,是执政能力提升的直接表现。
同时,“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在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过程中,中国******也会不断学习其它国家治国理政的先进经验,深化国际组织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在提升执政本领的同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健康良性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这一主张体现出中国******注重理论创新的优良品质,在思想、方法、目标等方面创新国家外交及国际关系理论,在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同时,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肩负起自身承担的国家责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