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我们只有把握今天, 珍惜今天,才能为人生增添光辉。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XX市人社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
按照11月19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动员大会上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局党组的安排部署,各指标牵头专班要争取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3名、全国前30名;单项指标排名争取全省第1名、进入全国前10名;市场主体满意度达到100%,围绕全省位次“保五争三抢第一”目标,确保我局两项牵头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为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最优指标“三个标准”,彰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人社担当,各指标牵头专班要努力争取我局劳动力市场监管和人才流动便利度两项牵头指标在省市营商环境评价中进入第一方阵,确保实现“保五争三抢第一”目标。同时,要做好开办企业、缴纳税费、公共教育满意度等指标的配合工作,助力我局12项配合指标全部取得好位次。
(一)劳动力市场监管
1.创新就业服务方式。
方法措施:加快信息建设,强力推动“互联网+公共就业”系统应用,推进信息服务智慧化,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归集,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系统,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供求双方即时匹配、智能匹配。实行“一网通办”的服务模式,定期为企业发布用工需求、开展招聘辅导,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
提升目标:实现业务经办、公共服务、监管监测、数据应用四位一体,涵盖280余个业务模块,50余项单位服务事项、20余项个人服务事项,满足内、外网业务经办需要。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辐射全域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线下实体网点服务与线上互联网服务深度融合。
局责任科室(单位):就业促进办公室牵头,职业能力建设科、就业促进服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失业保险处、公共业务部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为方便企业了解各类就业补助政策及办理相关事项,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在网上业务办理平台探索实现一次性完成所有惠企政策的申请及办理”的思路,开发了就业政策“点单式申请”平台,助力企业降低政策获取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点单式申请”平台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惠企政策“菜单式呈现”。企业在登录平台后,可以在一个界面内点击查询所有惠企政策的办事指南。同时,系统会根据企业在人社数据库中的基本信息自动初筛得出某个具体企业可能符合申请条件的惠企事项。通过就业惠企政策的菜单式呈现,既实现了企业对所有惠企政策的集成式获知,降低了政策获取成本,又避免了企业因为政策理解把握不准可能导致的漏申请、错申请等情况发生。
二是惠企政策“点单式选择”。在了解惠企事项详情后,企业可直接在界面内勾选拟申请的事项。系统内嵌互斥算法,当两类及以上项目不能同时申请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提示,企业可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惠企政策申领组合。
三是惠企政策“一站式办理”。目前,上海已经将所有全程网办的就业惠企惠民政策通道进行了整合,统一从“点单式申请”平台进行接入,企业可在平台内通过系统辅助引导的方式,直接办理各项政策申请。
2.服务特殊群体就业。
方法措施:加强同教育、公安等部门业务协同和就业信息共享,做好就业保障和服务。推动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证,对非公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取消由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的环节。
提升目标: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100%,就业率90%以上;实现“互联网+就业创业”应用四级全覆盖、业务全联通。
局责任科室(单位):就业促进办公室牵头,就业促进服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XX事业单位2021年空缺岗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近日,XX省印发《关于深化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加大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知》明确,各级事业单位2021年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可面向XX高校及XX籍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落实就业创业各项补贴、扶持及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推动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证,对非公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取消由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的环节。
XX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中小微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含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此外,对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3.推进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
方法措施:健全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持续开展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和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健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改革、住建、水利、房管、市场监管、银行等部门相关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对企业守法诚信信息互认共享,加强协同监管,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用工,加强对失信企业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构建我市劳动保障监察“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格局。
提升目标:劳动监察领域企业守信率达到100%。
局责任科室(单位):劳动保障监察局
前沿经验:福建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和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诚信等级评价活动,健全信用体系制度。
福建明确制定立案“五步法”(立案调查、案件审理、案件处理、公示公布、动态管理)、严把“四个关”(证据关、审核关、公布公示、更新关),进一步完善诚信信息收集汇总、初步评价、结果告知、征求意见、企业申诉、社会公布等程序,确保过惩相当。同时,研究探索规范信用修复退出机制。
福建也通过日常巡查、书面审查、双随机抽查、举报投诉专查以及专项检查等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收集企业信息作为企业工资支付诚信等级评价的依据,尤其是加强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制定涉及建筑、非建筑类别检查事项清单记录,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实现对用人单位分级分类精细化监管。
同时,为规范落实诚信违法信息公布,福建还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诚信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福建省诚信信息报送工作;着力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互认,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覆盖重点行业领域,实现信用信息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归集、共享、公开和应用。
每年上半年,福建将上一年度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等级评价结果及时推送省公共信用信息等平台进行公示,实现“互联网+诚信等级评价+信用监管”模式。目前,福建省正在继续深化创建在建项目领域“无欠薪项目部”活动,推广开展“无欠薪”承诺宣誓,助力诚信福建建设。
4.做实基层调解,推动纠纷处置重心下移。
方法措施:继续加强“互联网+调解”建设力度,引导劳动者及用人单位进行线上申请,争取将劳资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各乡镇建立“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大力开展网上调解,力争将争议化解在前端、消灭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规范仲裁程序,严把立案关,坚持依法审理、依法裁决。
提升目标:法定时限内,调解成功率70%,结案率99%。
局责任科室(单位):调解仲裁管理科牵头,仲裁院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为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满意度,苏州市吴中区人社局采取有力举措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快速提升劳动仲裁办案效能,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预防劳资纠纷。充分发挥仲裁法律宣传职能,积极利用乡镇仲裁分庭、公开观摩庭等庭审活动现场和“春风行动”等主题活动,宣传最新的劳动法律法规,让劳动者知法懂法;充分利用乡镇劳动保障中心、各类行业协会、台企联谊会等平台,向区内各基层单位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开展了6次较大规模的业务培训活动、送法进企业,就当前劳资工作的热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工作,让用人单位守法护法。
二是注重案前调解,强力化解争议。以区内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依托,稳步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建设工作。我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积极响应上级对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要求,纷纷挂牌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调解中心配置有专职的调解员及调解室,并统一安排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或者具有调解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调解员,以文件的形式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初步建立了调解员名录及案件归档制度,及时向单位职工公布。调解中心工作有序的开展和推进,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我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是开展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区仲裁院于8月底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驻区仲裁院立案窗口。法律援助工作站由签约的律师事务所指派专业律师每周一、四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及宣传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经申请、审查后上报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进行法律援助,有效解决了劳动者不懂维权、盲目维权等问题,也能遏制一批“黑律师”“黑代理”的非正常干扰行为,开辟和帮助劳动者维权的新途径,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效能。运行三个月来,即有116多起仲裁案件通过法律援助站获得免费、专业的劳动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机制在方便劳动者维权、提升仲裁效能方面的作用已逐步显现。
四是完善调解组织,提升办案水平。我区下辖的各乡镇(街道)中,现正常进行劳动争议案件开庭审理的有城南、木渎、长桥、胥口分庭,今年区仲裁院加快指导甪直分庭的建设工作,争取甪直分庭尽早进行开庭审理案件。同时,为深挖现有四个分庭的基层优势,实现争议调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仲裁院定期指派专职仲裁员就典型案件到各分庭进行巡回审理,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2020年度,通过仲裁分庭兼职仲裁员自行审理的案件共计203件,仲裁院专职仲裁员下分庭巡回审理的案件共计87件。基层分庭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先行调解的力度,也减少了职工和企业调裁的时间,减轻了诉累,提升了工作效能。
(二)人才流动便利度
1.优化人才流动基本保障。
方法措施:完善“诸葛英才计划”人才政策体系,打通制约人才发展的政策“堵点”。聚焦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优先为引进人才办理落户,提供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等保障。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力度,大幅提高人才公寓供应量,为人才来宛提供更优质的住房保障。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向的技术创新和高级管理人才优先引进,重点支持。加强建设人才市场动态监测机制。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技能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推动企业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
提升目标:借鉴长沙经验,构建XX本土“1+5+27”人才政策体系,构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的完整链条。
局责任科室(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牵头,劳动关系科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长沙市围绕人才政策22条,出台了五大人才工程实施细则和27个配套办法,形成了“1+5+27”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了一个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的完整链条。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建立人才服务窗口和人才一体化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人才购房绿色通道,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实施长沙人才绿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围绕22条优势产业链人才需求,建立人才对接平台,助推企业精准靶向引才,近两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0余万,累计发放人才奖补资金近12亿元,在近年全国城市人口净流入率、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排行榜中均稳居前三。创新开展技术工人购房贷款利息补贴政策,帮助技术工人落户长沙。探索“企业办校”“引企进校”“学校办企”等六种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保障技能人才满足产业链需求,已吸引三一重工、奔驰汽车、联想集团等120家企业深度参与。
2.强化人才流动服务支撑。
方法措施:深化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工作,建立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评审“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制度。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支持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定,对没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可自主开发评价规范。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打通职业资格与职称资格贯通渠道。民营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支持企业自主开发评价规范。
提升目标: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职业发展贯通。
局责任科室(单位):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牵头,人才评价开发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事业单位管理科、职业能力建设科、技能鉴定中心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深圳市建立青年人才举荐制度。组建青年人才举荐委员会,邀请各行业杰出人才和领军企业高管担任成员,推荐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才,并可直接认定为我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待遇。
建立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认定机制。发挥政府、市尝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多维度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积分制认定办法,对人才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在我市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中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市场化评价要素。探索政府授权行业协(学)会、行业领军企业和新型科研机构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并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推进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改革。推进行业组织承接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选取行业特点明显的职业(工种)交由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开展业内技术技能人才评价。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中小学职称改革试点基础上,逐步在高校、卫生系统探索建立与岗位管理相衔接的职称制度。将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全面下放给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制定行业组织承接职称评审职能监管办法。在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建立激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将技术创新和创造、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明专利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师制度。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在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报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享受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政策。
3.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方法措施:破除妨碍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完善柔性引才政策措施,坚持以“高精尖缺”导向,聚焦我市重大战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柔性引才激励办法。积极参加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大力延揽高层次、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团队),持续推动高质量人才项目合作,广泛汇聚各方专家智慧,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柔性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支持鼓励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来宛就业创业。加大外籍专家引进力度。
提升目标: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常态化“绿色通道”,推出符合本地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局责任科室(单位):事业单位管理科牵头,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人才评价开发科、工资福利科、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人才交流中心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窗口期,在畅通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方面不断加利加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方面,不断拓宽引智引才渠道。研究制定了《武清区关于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地的若干措施》(简称“武清人才新政20条”),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建设京津之间富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活力的人才聚集地。积极参加华博会、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广州海交会、津洽会等人才交流活动,与62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11所“双一流”高校开展校地人才科技合作对接,组织区内43家重点企业开展高校招聘活动,提供岗位1167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00余人。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持续优化公平、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科室(单位)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10个工作专班的责任局领导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指导专班成员科室(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切实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争先进位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的重要举措,各工作专班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强大合力,统筹推进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确保争先进位工作方案顺利实施。
(三)紧盯重点,抓好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内容,全面补齐短板,抓好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问题整改。通过督促提升、严肃问责,夯实责任、拧紧链条,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严格考评,压实责任。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年。要进一步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吃透政策,拉高标杆,严肃考评,明确责任主体,聚焦“最优标准”,高标准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五)创新方法,营造氛围。各责任科室(单位)要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XX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形势的重要举措。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氛围。
(六)坚持奖惩激励机制。根据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排名、问题反馈清单、市场主体满意度等通报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兑现奖励政策;对承担责任目标落后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办法,扣发奖金、大会表态发言、调离工作岗位、暂缓晋职级和免职等组织处理措施。
加强社会保险内控管理和监督,确保社保缴费和养老待遇发放工作有序开展。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以政策落实为切入点,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稳健合理。
强化城镇居民增收政策落实,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一、二、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515元、21821元、33905元,分别增长16%、11.8%、11.1%。预计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78元,增幅9%;2022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7%。
(二)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统筹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企业用工服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人社专员进企业”、“四送一服”、“走百镇联千村”、“四千工程”等活动,举办各类招聘会126场,帮助招工上岗932人,10月底全区实现新增就业325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91.5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8%以内,预计全年新增就业34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70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5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78人。
二是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统筹做好2021年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共开班127期,培训学员5213人次,完成培训5207人次,拨付培训补贴663.28万元。
三是积极落实稳岗政策,发放614家中小微企业省级就业风险储备金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岗位补贴127.05万元,拨付561户企业2021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24.6万元。
四是落实创业扶持政策,2021年开展创业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6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2笔305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9.11%,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
五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助9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率96.38%,拨付就业见习资金74.13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66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3.75%,安置上岗90人,安置率56.25%,拨付公益性岗位各项补贴147.87万元。
六是突出做好技能人才徽聚百工工作,积极对接市内外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签订校企定制协议12人,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32人,落实市外招引27人,进一步满足企业技能人才需求。
(三)以保障民生为使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抓紧抓实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推进全民参保,10月底,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0022人(其中:企业职工26460人、机关养老356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2%;失业保险参保14331人,缴费1417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2%;工伤保险参保1528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8.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96万人,成功缴费2.9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5.75%。
二是加强社会保险内控管理和监督,确保社保缴费和养老待遇发放工作有序开展。1-10月累计征收各项保费和职业年金共2.27亿元,累计发放各类养老金1.9亿元。
三是认真落实待遇调整政策,完成全区2019年度48名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待遇重算、2021年我区企业退休人员省平工资调整养老待遇重算和2021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资工作
(四)以人才优先为本,做好人事人才管理工作。
一是组织完成2021年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工作,聘用上岗36人。协助完成2021年3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12名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聘用工作。
二是做好全区35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推荐申报工作,其中高级13人、中级14人、初级8人。鼓励区内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定,认定初级资格133人。
三是持续深化高层次人才的“引育留用”工作,发放2020年度市级人才补助资金270569.8元。四是做好事业单位人员交流调配及岗位聘用调整工作,及时完成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日常管理、奖金的审批和发放。
(五)以和谐劳动关系为落脚点,强化监察仲裁能力建设。
探索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分类管理模式,完成辖区内177户企业劳动书面审查,其中33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列入A级。多部门联合开展根治欠薪攻坚行动、《条例》宣传活动、两节排查行动等,检查用人单位276余次,下达整改指令书15份,查处涉及落实“一金三制”不力的建筑项目及企业3个。1-10月共办理农民工工资案131件,清欠农民工工资414.82万元,涉及农民工640人,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100%。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调解体系,重点打造谢裕大金牌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大劳动仲裁调解力度,1-10月受理案件46件,办结案件46件,案外调解案件55件,调解成功率77.01%,仲裁结案率100%。
(六)创新和亮点工作
1.成功推荐蒋其远、汪国政、张红云、谢锋等4名大师列入省级名师带高徒政策范畴。新建设方立君(车工)、蒋其远(机床装调维修工)2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蒋光明(毛豆腐制作)、孙义国(紫云臭鳜鱼制作)2个市级“徽厨”技能大师工作室。洪建华技能大师工作室、谢四十技能大师工作室取得市级大师工作室创新成果奖。
2.与区财政局、徽商银行支行、市人社局沟通对接,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工作将于2021年12月份全面上线,彻底畅通创业担保贷款“最后一公里”。
3.选育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为“金牌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社会功效。
二、明年目标任务和重点任务谋划
(一)目标任务
一是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7%。
二是坚持做好就业创业工作,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0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8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推荐就业见习6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60个,就业技能培训500人,创业培训6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0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0%以内。
三是坚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22年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0525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为4.8万人,对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失业保险参保缴费14673人,工伤保险参保15787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为100%。
四是坚持加大监察仲裁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22年办理劳动监察投诉案件降至60件以下,涉及民工降至280人以下。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调解率提高到86%,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提高至100%。调解仲裁办案系统案件上线率达100%。
(二)重点任务谋划
1、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优化用工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2+N”招聘会,举办“2022就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百日帮扶”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活动,结合“四送一服”、“四进四促”等活动,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做好新录用员工用工备案。持续开展以针对性、实用性、短期性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措施和激励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序时推进。
2、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
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精准扩面,深入企业实地宣传,同时联合乡镇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引导居民高缴多得、长缴多得,主动提高缴费档次,确保社会保险应保尽保。严格社保业务权限管理,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控,健全社保基金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完善业务经办和稽核内控程序,强化高风险业务审核和检查力度,确保基金安全。
3、加强人事人才管理工作。
做好2022年度区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工作,完成全区中小学教师制度改革工作。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促进我区人才资源的健康发展。
4、全力协调处理劳资纠纷。
主动靠前服务,持续深入建筑工地指导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加大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力度。常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依法查处用人单位违法用工行为,防范劳动关系风险,进一步夯实社会稳定“压舱石”。
加强学习和修养,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表率。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市人社局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升方案。
按照11月19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动员大会上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局党组的安排部署,各指标牵头专班要争取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3名、全国前30名;单项指标排名争取全省第1名、进入全国前10名;市场主体满意度达到100%,围绕全省位次“保五争三抢第一”目标,确保我局两项牵头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为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最优指标“三个标准”,彰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人社担当,各指标牵头专班要努力争取我局劳动力市场监管和人才流动便利度两项牵头指标在省市营商环境评价中进入第一方阵,确保实现“保五争三抢第一”目标。同时,要做好开办企业、缴纳税费、公共教育满意度等指标的配合工作,助力我局12项配合指标全部取得好位次。
(一)劳动力市场监管
1.创新就业服务方式。
方法措施:加快信息建设,强力推动“互联网+公共就业”系统应用,推进信息服务智慧化,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归集,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系统,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供求双方即时匹配、智能匹配。实行“一网通办”的服务模式,定期为企业发布用工需求、开展招聘辅导,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
提升目标:实现业务经办、公共服务、监管监测、数据应用四位一体,涵盖280余个业务模块,50余项单位服务事项、20余项个人服务事项,满足内、外网业务经办需要。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辐射全域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线下实体网点服务与线上互联网服务深度融合。
局责任科室(单位):就业促进办公室牵头,职业能力建设科、就业促进服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失业保险处、公共业务部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为方便企业了解各类就业补助政策及办理相关事项,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在网上业务办理平台探索实现一次性完成所有惠企政策的申请及办理”的思路,开发了就业政策“点单式申请”平台,助力企业降低政策获取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点单式申请”平台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惠企政策“菜单式呈现”。企业在登录平台后,可以在一个界面内点击查询所有惠企政策的办事指南。同时,系统会根据企业在人社数据库中的基本信息自动初筛得出某个具体企业可能符合申请条件的惠企事项。通过就业惠企政策的菜单式呈现,既实现了企业对所有惠企政策的集成式获知,降低了政策获取成本,又避免了企业因为政策理解把握不准可能导致的漏申请、错申请等情况发生。
二是惠企政策“点单式选择”。在了解惠企事项详情后,企业可直接在界面内勾选拟申请的事项。系统内嵌互斥算法,当两类及以上项目不能同时申请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提示,企业可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惠企政策申领组合。
三是惠企政策“一站式办理”。目前,上海已经将所有全程网办的就业惠企惠民政策通道进行了整合,统一从“点单式申请”平台进行接入,企业可在平台内通过系统辅助引导的方式,直接办理各项政策申请。
2.服务特殊群体就业。
方法措施:加强同教育、公安等部门业务协同和就业信息共享,做好就业保障和服务。推动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证,对非公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取消由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的环节。
提升目标: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100%,就业率90%以上;实现“互联网+就业创业”应用四级全覆盖、业务全联通。
局责任科室(单位):就业促进办公室牵头,就业促进服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XX事业单位2021年空缺岗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近日,XX省印发《关于深化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加大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的政策支持力度。
《通知》明确,各级事业单位2021年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可面向XX高校及XX籍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落实就业创业各项补贴、扶持及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推动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证,对非公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取消由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的环节。
XX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中小微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含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此外,对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3.推进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
方法措施:健全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持续开展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和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健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改革、住建、水利、房管、市场监管、银行等部门相关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对企业守法诚信信息互认共享,加强协同监管,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用工,加强对失信企业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构建我市劳动保障监察“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格局。
提升目标:劳动监察领域企业守信率达到100%。
局责任科室(单位):劳动保障监察局
前沿经验:福建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和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诚信等级评价活动,健全信用体系制度。
福建明确制定立案“五步法”(立案调查、案件审理、案件处理、公示公布、动态管理)、严把“四个关”(证据关、审核关、公布公示、更新关),进一步完善诚信信息收集汇总、初步评价、结果告知、征求意见、企业申诉、社会公布等程序,确保过惩相当。同时,研究探索规范信用修复退出机制。
福建也通过日常巡查、书面审查、双随机抽查、举报投诉专查以及专项检查等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收集企业信息作为企业工资支付诚信等级评价的依据,尤其是加强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制定涉及建筑、非建筑类别检查事项清单记录,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实现对用人单位分级分类精细化监管。
同时,为规范落实诚信违法信息公布,福建还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诚信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福建省诚信信息报送工作;着力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互认,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覆盖重点行业领域,实现信用信息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归集、共享、公开和应用。
每年上半年,福建将上一年度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等级评价结果及时推送省公共信用信息等平台进行公示,实现“互联网+诚信等级评价+信用监管”模式。目前,福建省正在继续深化创建在建项目领域“无欠薪项目部”活动,推广开展“无欠薪”承诺宣誓,助力诚信福建建设。
4.做实基层调解,推动纠纷处置重心下移。
方法措施:继续加强“互联网+调解”建设力度,引导劳动者及用人单位进行线上申请,争取将劳资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各乡镇建立“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大力开展网上调解,力争将争议化解在前端、消灭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规范仲裁程序,严把立案关,坚持依法审理、依法裁决。
提升目标:法定时限内,调解成功率70%,结案率99%。
局责任科室(单位):调解仲裁管理科牵头,仲裁院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为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满意度,苏州市吴中区人社局采取有力举措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快速提升劳动仲裁办案效能,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预防劳资纠纷。充分发挥仲裁法律宣传职能,积极利用乡镇仲裁分庭、公开观摩庭等庭审活动现场和“春风行动”等主题活动,宣传最新的劳动法律法规,让劳动者知法懂法;充分利用乡镇劳动保障中心、各类行业协会、台企联谊会等平台,向区内各基层单位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开展了6次较大规模的业务培训活动、送法进企业,就当前劳资工作的热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工作,让用人单位守法护法。
二是注重案前调解,强力化解争议。以区内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依托,稳步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建设工作。我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积极响应上级对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要求,纷纷挂牌成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调解中心配置有专职的调解员及调解室,并统一安排具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或者具有调解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调解员,以文件的形式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初步建立了调解员名录及案件归档制度,及时向单位职工公布。调解中心工作有序的开展和推进,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我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是开展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区仲裁院于8月底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驻区仲裁院立案窗口。法律援助工作站由签约的律师事务所指派专业律师每周一、四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及宣传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经申请、审查后上报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进行法律援助,有效解决了劳动者不懂维权、盲目维权等问题,也能遏制一批“黑律师”“黑代理”的非正常干扰行为,开辟和帮助劳动者维权的新途径,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效能。运行三个月来,即有116多起仲裁案件通过法律援助站获得免费、专业的劳动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机制在方便劳动者维权、提升仲裁效能方面的作用已逐步显现。
四是完善调解组织,提升办案水平。我区下辖的各乡镇(街道)中,现正常进行劳动争议案件开庭审理的有城南、木渎、长桥、胥口分庭,今年区仲裁院加快指导甪直分庭的建设工作,争取甪直分庭尽早进行开庭审理案件。同时,为深挖现有四个分庭的基层优势,实现争议调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仲裁院定期指派专职仲裁员就典型案件到各分庭进行巡回审理,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2020年度,通过仲裁分庭兼职仲裁员自行审理的案件共计203件,仲裁院专职仲裁员下分庭巡回审理的案件共计87件。基层分庭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先行调解的力度,也减少了职工和企业调裁的时间,减轻了诉累,提升了工作效能。
(二)人才流动便利度
1.优化人才流动基本保障。
方法措施:完善“诸葛英才计划”人才政策体系,打通制约人才发展的政策“堵点”。聚焦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优先为引进人才办理落户,提供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等保障。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力度,大幅提高人才公寓供应量,为人才来宛提供更优质的住房保障。完善人才奖励政策,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向的技术创新和高级管理人才优先引进,重点支持。加强建设人才市场动态监测机制。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技能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推动企业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
提升目标:借鉴长沙经验,构建XX本土“1+5+27”人才政策体系,构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的完整链条。
局责任科室(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牵头,劳动关系科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长沙市围绕人才政策22条,出台了五大人才工程实施细则和27个配套办法,形成了“1+5+27”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了一个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的完整链条。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建立人才服务窗口和人才一体化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人才购房绿色通道,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实施长沙人才绿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围绕22条优势产业链人才需求,建立人才对接平台,助推企业精准靶向引才,近两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0余万,累计发放人才奖补资金近12亿元,在近年全国城市人口净流入率、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排行榜中均稳居前三。创新开展技术工人购房贷款利息补贴政策,帮助技术工人落户长沙。探索“企业办校”“引企进校”“学校办企”等六种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保障技能人才满足产业链需求,已吸引三一重工、奔驰汽车、联想集团等120家企业深度参与。
2.强化人才流动服务支撑。
方法措施:深化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工作,建立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评审“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制度。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支持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定,对没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可自主开发评价规范。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打通职业资格与职称资格贯通渠道。民营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支持企业自主开发评价规范。
提升目标: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职业发展贯通。
局责任科室(单位):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牵头,人才评价开发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事业单位管理科、职业能力建设科、技能鉴定中心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深圳市建立青年人才举荐制度。组建青年人才举荐委员会,邀请各行业杰出人才和领军企业高管担任成员,推荐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才,并可直接认定为我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待遇。
建立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认定机制。发挥政府、市尝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多维度人才评价标准,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积分制认定办法,对人才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在我市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中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市场化评价要素。探索政府授权行业协(学)会、行业领军企业和新型科研机构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并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推进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改革。推进行业组织承接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选取行业特点明显的职业(工种)交由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开展业内技术技能人才评价。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中小学职称改革试点基础上,逐步在高校、卫生系统探索建立与岗位管理相衔接的职称制度。将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全面下放给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制定行业组织承接职称评审职能监管办法。在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建立激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将技术创新和创造、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明专利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师制度。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在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报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享受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政策。
3.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方法措施:破除妨碍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完善柔性引才政策措施,坚持以“高精尖缺”导向,聚焦我市重大战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柔性引才激励办法。积极参加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大力延揽高层次、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团队),持续推动高质量人才项目合作,广泛汇聚各方专家智慧,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柔性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支持鼓励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来宛就业创业。加大外籍专家引进力度。
提升目标: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常态化“绿色通道”,推出符合本地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局责任科室(单位):事业单位管理科牵头,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人才评价开发科、工资福利科、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科、人才交流中心配合落实
前沿经验: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窗口期,在畅通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方面不断加利加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方面,不断拓宽引智引才渠道。研究制定了《武清区关于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地的若干措施》(简称“武清人才新政20条”),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建设京津之间富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活力的人才聚集地。积极参加华博会、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广州海交会、津洽会等人才交流活动,与62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11所“双一流”高校开展校地人才科技合作对接,组织区内43家重点企业开展高校招聘活动,提供岗位1167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00余人。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持续优化公平、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科室(单位)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10个工作专班的责任局领导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指导专班成员科室(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切实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争先进位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部署的重要举措,各工作专班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强大合力,统筹推进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确保争先进位工作方案顺利实施。
(三)紧盯重点,抓好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内容,全面补齐短板,抓好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问题整改。通过督促提升、严肃问责,夯实责任、拧紧链条,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严格考评,压实责任。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年。要进一步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吃透政策,拉高标杆,严肃考评,明确责任主体,聚焦“最优标准”,高标准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五)创新方法,营造氛围。各责任科室(单位)要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XX高质量发展、应对复杂形势的重要举措。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氛围。
(六)坚持奖惩激励机制。根据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排名、问题反馈清单、市场主体满意度等通报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兑现奖励政策;对承担责任目标落后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办法,扣发奖金、大会表态发言、调离工作岗位、暂缓晋职级和免职等组织处理措施。
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确保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数总体稳定,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区人社局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各股室、各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现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就业帮扶方面
1、稳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助力脱贫人口增收。
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务对接,落实各类稳岗就业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重点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不低于3.7万人。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招商分局和创业者协会等作用,为外出务工相对集中地区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劳动力维权等服务,进一步完善“联胜”“震威”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推进“帮扶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就业模式,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数稳定,不出现断崖式下滑。
2、加强就业帮扶车间监管,助力更多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目前我区经人社、扶贫部门联合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30家,均正常运营。2022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帮扶车间的服务、监督、管理,以就业帮扶车间为抓手,带动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岗位,助力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确保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正常,带贫率不低于10%。
3、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确保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数总体稳定,对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进行托底安置,积极面向弱劳力、半劳力以及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开发乡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不少于2000个,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二、技能培训方面
1、持续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人才。
围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智力度,鼓励引导各地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投资家乡、回报家乡。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创业力度,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人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等方面的培训。2022年,计划培育乡村创客2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170名以上。深入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全区重点培育340名左右乡村企业家人才。
2、支持职业院校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农村转移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和就业困难人员等接受免费职业培训。2022年,计划开展免费培训1500人次。
三、乡村人才振兴方面
出台我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支持乡村人才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振兴专职队伍建设,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村级乡村振兴专干招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社保帮扶方面
1、开展社保宣传扩面工作。
积极加强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沟通联系。依照省级统筹“降费率”的最新标准,及时调整全区参保基数。开展全区范围的宣传扩面工作,通过印发张贴公告、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提示等方式,鼓励全区各类群体积极参保,以社会保障帮扶困难群体。
2、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
根据区委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二级及以上)等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保保费,符合条件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为参保扩面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加强与区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五、“双包”工作
1、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重点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干部走访重点监测户每月至少一次、脱贫户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和关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升选派干部履职能力,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解决驻村工作后顾之忧。
2、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
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发展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整村推进,形成规模。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找准发展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探索,提升村集体经济途径。
3、完善兜底保障措施。
将加大政策扶持,采取项目扶持、干部帮扶、党员联帮、集中供养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
一是优化就业服务,定期开展企业岗位需求情况调查及劳动力监测,准确掌握企业当期及预期用工需求动态情况,积极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二是认真开展“就业春风行动”、“走百镇联千村”、“四送一服”等专项活动,与“市民网”合作,创新开展直播招聘,线上线下齐发力。各类招聘会xxx场,组织xxxx家次企业参会,累计提供岗位x.x万个次,现场达成意向xxxx人,为企业与人才搭建起高效互通平台;三是点对点服务,为急需紧缺用工的企业开展招聘服务进企业,组织求职人员进车间,面对面实地进行对接。先后为龙骏环保科技和领益通信组织近百人的专场用工对接会。xxxx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xxxx人,完成目标任务(xxxx人)的xxx.xx%;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xxxx人,完成目标任务(xxxx人)的xxx.xx%;就业困难人员就业xxx人,完成目标任务(xxx人)的xxx.xx%;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xx%。发放个人创业贷款贷款xxx笔xxxx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xxx.x%,带动(吸纳)就业xxx人。举办x期创业培训班xxx人,合格xxx人,完成目标任务(xxx人)的xxx.x%,其中xx人成功创业,创业成功率达xx.xx%,带动就业xxx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二)拓宽渠道,推进人才工作平稳发展
一是加强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职称工作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深入民营企业抓好政策解读。xxxx年,区共完成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认定xxx人;审核推荐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xx人(副高x人,中级xx人,初级x人)。审核推荐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xx人(正高x人,副高xx人,中级xx人,初级x人)。二是有序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培训xxx期,培训xxxx人,拨付培训补贴共计xxx.xx万元。其中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开展xx期,培训xxx人,拨付补贴资金xx.x万元;开展普通劳动者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共计xx期,培训人数xxx人,拨付补贴资金xxx.xx万元;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xx期,培训xxx人,拨付补贴资金xxx.xx万元;开展援企稳岗以工代训xxxx人,拨付补贴资金xx.xx万元。三是举办技能赛事。举办各类技能赛事。组织举办区第二届工业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区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及“费尔德”杯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全国挑战赛等技能赛事,以赛事为契机加强与x、x、x等沿海发达地区技术院校合作,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提高职工专业技能水平。
(三)加强执法,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xxxx年共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xx起,涉及农民工xxx余人,清欠农民工工资xxx余万元。累计受理各类欠薪投诉举报xxx起,出动执法人员xxx余人次,检查用人单位xxx余户次。二是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xxx人次;共检查全区xx户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职业中介机构,xx户“四小”企业及其他劳动密集型用人单位。三是开展重点领域劳动用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派出工作人员xx余人,共检查企业xxx户,共涉及劳动者xxxx余人。查处违法案件x件,督促用人单位补办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x起,补签劳动合同xxx余份。四是做好案件受理处置工作。累计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xxx件,涉案人数xxx人,涉案金额xxx.x万元;案件调解xx件,裁决xx件,调解率xx.xx%,限时结案率xxx%。
(四)统筹兼顾,推动社会保障协调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xxxx年,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x.xx万人,完成目标任务x.xx万人的xxx.xx%;工伤保险参保x.xx万人,完成目标任务x.xx万人的xxx.xx%。失业保险参保x.xx万人,完成目标任务x.xx万人的xxx%。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x.xx万人,完成目标任务x.xx万人的xxx%;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x.xx万人,续保缴费人数x.xx万人,完成任务数x.xx万人的xxx.xx%,人均缴费水平xxx.xx元。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xxx%。新增社保卡持卡人数xxxxx人,其中申领三代卡xxxxx人,完成三代卡制卡xxxxx张,三代卡申领持卡进度持续推进。二是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累计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xxxxx万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xxxx万元、城乡居民养老金xxxx.x万元、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xxxx.xx万元。为x个“老字号”群体发放补助资金xxx.xx万元。累计发放xxxx人次失业金xxx.xx万元,并为享受失业金人员代缴基本医疗费xxx.xx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xxxx人次xxx.xx万元。个人技能提升补贴x.x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享受工伤待遇xxx人次xxx.xx万元。
(五)狠抓落实,强化人事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人事招考工作。全年共编内招聘、选调xx人(其中:事业公开招聘xx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才x人、小学新任教师x人、选调xx人)。二是加强编外人员管理。加强编外人员管理。对x家单位超员额指标聘用编外人员下达《机关事业单位自聘人员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通知下达后整改到位,解聘、辞职共x人。根据《区委编办关于印发区xxxx-xxxx年度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聘用员额指标的通知》(屯编办〔xxxx〕xx号)及《关于下达区xxxx年度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招聘计划的通知》,完成各相关单位编外人员招聘工作。区编外聘用人员xxx人(社区专职工作者、编外教师纳入专门管理办法管理)。
(一)社会保险工作压力增大。一是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挑战严峻。因疫情影响,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和参保单位停工减产裁员等因素,参保扩面空间小,保费增收难度加大。且人口老龄化加剧,赡养率逐年提高,支付压力逐年加大,基金支撑能力逐年减弱。二是新形势下社保工作和信访压力大。如:取消集中认证有可能导致多领养老金现象;交通事故死亡的退休人员明显增多,尤其是常住外省市的,极易造成多发养老金,追回难度大;围绕丧葬抚恤政策调整,矛盾容易转移到经办机构,加大了基层信访压力。
(二)就业创业工作困难多发。一是创业担保贷款个贷放款时间较长,农商行和邮储银行审核时间较去年延长了xx天左右,从个人申请到放款最少需要x个多月,因程序复杂和时间较长,加之贷款不全额贴息和受疫情影响,导致申请人比往年偏少,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创业形势较为严峻。二是就业补助资金缺口大。因疫情期间的稳就业政策继续执行,加之省级下达的补助资金比去年少,我区就业补助资金缺口达xxx万元,影响就业补贴政策的兑现和发放。
(三)新业态欠薪案件监管难。案件处理难度加大。欠薪案件普遍存在案件复杂、隐蔽性较强等特点,如建筑领域层层分包,主体难以确定;新业态用工类别和用工性质难以界定,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如平台方和骑手、快递点与配送员之间比较模糊,部分个体工商户发生欠薪等问题时容易停业关门,违法成本低,难以有效监管。矛盾纠纷从单一化转向复杂化,极大增加了处理难度。监察和仲裁部门执法和处置手段薄弱,取证难、立案难、调解难,也是增加办案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法》相关知识,使社会保险政策深入人心,营造社会保险参保的良好氛围,强化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城乡居民依法参保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意识。会同各镇街做好社保经办业务的培训、政策的宣传发动、督导检查工作,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衔接和协调,及时解决社会保险征缴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民参保工作顺利开展,力争xxxx年度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民生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对区内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集中排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警监测,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及时发现和化解欠薪隐患,集中力量清理化解历史存量欠薪问题,坚决防止发生新欠。严格落实“一金三制”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领域劳务分包、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监管力度。一是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督促其设立劳资专管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农民工实名制花名册和现场考勤管理。加快推进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规范农民工实名制和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制。规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台账建设,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二是加强农民工维权信息管理。督促在建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列明项目具体信息及维权方式。三是建立欠薪案件台账,全面掌握存量案件情况,集中力量解决历史遗留欠薪问题,防止发生新的清欠案件。
(三)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按照“六稳”“六保”要求,扎实做好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落实兑现工作,全面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共谋发展。继续开展好“四进一促”工作,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借助基层人社平台,加强岗位信息收集,重点紧盯区内规模以上用工企业需求,开展精准用工需求对接。做好就业创业扶持服务,推进就业创业促进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等工作,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促进各类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做好创业培训和指导,从创业者的需求出发提供培训、政策扶持、跟踪等一系列的服务,解决创业者后顾之忧。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xxxx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以内。
(四)落实“徽聚百工”行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四千工程’奋力崛起赶超”行动的工作部署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具体要求,开展企业技能人才定制培养服务,以三大主导产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化九龙园区与炎培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合作,通过“企业提出需求、学校定向培训、政府给予奖补”方式,打造“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吸引更多学生留在就业,为招引更多的技能人才。继续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根据企业需求,整合全区各类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工作,坚持“量身裁衣、按需施训”,为企业技能人才培训提供保障。
(五)提高城镇常住居民收入。xxxx年我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x.x%,实现了城镇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xxxx年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晋级升位总体目标,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抓实基础工作。要继续巩固工作成果,保证数据记录的真实性、资料报送的及时性和工作队伍的稳定性,针对点上和面上存在的问题,全面整改落实。二是落实增收举措。全面落实就业促进、创业扶持、技能提升等工作举措,及时发布招用工信息,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搭建双向择业就业桥梁,加大职业能力培训力度,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是主动汇报争取。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就城镇收支调查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汇报,争取支持与指导,推动城镇居民增收。力争xxxx年增速达x.x%以上。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区人社局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1、稳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助力脱贫人口增收。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务对接,落实各类稳岗就业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重点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不低于3.7万人。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招商分局和创业者协会等作用,为外出务工相对集中地区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劳动力维权等服务,进一步完善“联胜”“震威”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推进“帮扶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就业模式,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数稳定,不出现断崖式下滑。
2、加强就业帮扶车间监管,助力更多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目前我区经人社、扶贫部门联合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30家,均正常运营。2022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帮扶车间的服务、监督、管理,以就业帮扶车间为抓手,带动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岗位,助力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确保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正常,带贫率不低于10%。
3、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确保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数总体稳定,对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进行托底安置,积极面向弱劳力、半劳力以及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开发乡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不少于2000个,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1、持续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围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智力度,鼓励引导各地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投资家乡、回报家乡。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创业力度,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人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等方面的培训。2022年,计划培育乡村创客2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170名以上。深入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全区重点培育340名左右乡村企业家人才。
2、支持职业院校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农村转移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和就业困难人员等接受免费职业培训。2022年,计划开展免费培训1500人次。
出台我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支持乡村人才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振兴专职队伍建设,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村级乡村振兴专干招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开展社保宣传扩面工作。积极加强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沟通联系。依照省级统筹“降费率”的最新标准,及时调整全区参保基数。开展全区范围的宣传扩面工作,通过印发张贴公告、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提示等方式,鼓励全区各类群体积极参保,以社会保障帮扶困难群体。
2、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根据区委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二级及以上)等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保保费,符合条件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为参保扩面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加强与区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1、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重点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干部走访重点监测户每月至少一次、脱贫户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和关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升选派干部履职能力,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解决驻村工作后顾之忧。
2、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发展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整村推进,形成规模。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找准发展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探索,提升村集体经济途径。
3、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将加大政策扶持,采取项目扶持、干部帮扶、党员联帮、集中供养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市人社局开展2022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
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
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
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