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正心修身守望清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全文),供大家参考。
正心修身守望清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部署,近日,我参加了党委组织的警示教育,观看了廉政教育片,进行了廉政谈话。感到此次警示教育是一场提高自我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及时雨”,令人受益匪浅,特别是看到一些自己曾经认识甚至共事过的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更是触动灵魂,催人警醒,发人深省。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清正廉洁是为官从政的根本底线,只有坚持正心修身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花以芬芳而美,官以清廉而贵”。公正清廉是******人为官处事应有的价值取向,正心修身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必然要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联想一些腐败分子的堕落轨迹,几乎都是从“心变”开始,很多人抵制不住诱惑,在不良环境和风气的影响下,最终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失去了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忘记了为官从政的道德准则,正如一些人在忏悔书中所提到: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致使思想滑坡、观念颓废,导致在关键时刻经不起诱惑,不仅给本人和家庭带来莫大的痛苦,更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前车之辙,后车可鉴。自己作为一名领
导干部,必须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切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坚持心向清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校正人生轨迹,在不断警醒的过程中荡涤自我心灵,从思想上铲除萌生腐败的动机,拆除滋生腐败贪恋的“欲望之墙”,干干净净为党和人民工作。
二、专权擅势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只有坚持敬畏权力才能永葆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党员干部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权力是把“双刃剑”,既为领导干部提供了为民造福的政治舞台,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个人如果沦为权力的奴隶,不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正确认识权力的性质、来源,就必将使自己面临失控失范的危险,甚至逐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从典型贪腐案件看,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为谁当官”这个根本问题,将自己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认为自己高于普通党员,从心所欲滥用权力,最终导致私欲膨胀、腐化堕落,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要求背道而驰。无数事实反复证明,用权为民、掌权为公,则群众喜、事业兴、个人荣;错误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则群众怨、事业损、声名败。自己作为“一把手”,
必须正确认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珍视个人的名节荣誉,坚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秉公用权,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民主与集中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在涉及“三重一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编制审批等事项中,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廉政建设是领导干部的责任要求,只有坚持率先垂范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也与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党员干部息息相关。从大的方面看,廉政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的兴衰;从小的方面讲,廉政建设关乎单位发展,关乎工作成效,关乎家庭幸福。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班子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责任。“公生明、廉生威”,领导干部如果不能有效约束自己,带头严于律己,就无法有效约束别人;一个单位如果对不正之风麻木不仁,对违规违纪现象不坚决抵制,必然导致风气败坏,影响单位长远发展。一些贪腐案件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的危害,对亲人带来的痛苦历历在目,以活生生的现实阐释了“廉政责任,重于泰山”。自己作为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坚持率先垂范,深刻认识到搞一次特殊将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将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将失去一片人心,切实做到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带头履行好“一岗双责”重任,坚决反对“四风”,从严落实“八项规定”,在抓班子带队伍上坚持教育从紧、管理从严,不仅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亲属和身边人员,切实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姿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中,我将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正心修身、守望清廉,切实摆脱虚名浮利的羁绊,撇开“利益”的套子,跳出贪欲的诱惑,正确运用好手中权力,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充分发挥好表率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自己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花田文秘网 https://www.huatianclub.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花田文秘网 版权所有